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发几张纸写作业算学习吗?研究热情的背后有很多乱象。

母婴育儿 2024-05-27 浏览(742) 评论(0)
- N +

距离暑假还有一个多月,各种研学活动进入报名高峰期。与往年相比,今年研招市场涉及的主体更多,不少培训机构纷纷入场,试图“分一杯羹”。

然而,一些家长反映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而不学习,质量和价格不一致,以及缺乏安全性。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自称“游学导师”的机构花钱就能拿证,背后存在诸多乱象。

研学游图解游学的图示状态

培训机构参与研究,价格太高。

“我以为调研主要是旅行社做的,没想到现在很多培训机构也加入进来。”近日,刘女士陆续收到三家培训机构的暑期学习报名通知。

“前几天,孩子所在的书法培训机构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说从今年开始,每年都会组织研学活动。”刘女士打开链接发现,这条研学路线的目的地是绍兴,历时4天3夜,招募7至14岁的孩子独立旅行。“从介绍的研究内容来看,确实和书法有一定关系,但机构本身毕竟是教书法的,没有带团的经验还是有点不放心。”

不久后,孩子所在的足球培训机构也给刘女士发来了暑期学习安排。“目的地在张家口,时长6天5夜。7岁以上也有可能‘单飞’。”刘女士仔细研究了一些活动的安排,发现除了运球挑战和射门挑战等足球训练外,所谓的研学活动主要是桌游、撕名牌和玩水枪。“我感觉研究是一个篮子,什么都能往里装。装上之后,看似‘高大上’,但本质和以前的那些夏令营没有太大区别。”

让刘女士没想到的是,就连在线儿童学艺平台也推出了6天5晚的北京艺术研学之旅。“据说我会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还有长城、颐和园等景点的草图。”在刘女士看来,研招已经成为培训机构拓展新业务的首选。“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但有没有相关资质就不好说了。”

艾媒咨询去年发布的《2023年中国研学旅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研学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09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469亿元,同比增长61.6%。随着研究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研究机构鱼龙混杂的情况尤为突出。在天眼查上搜索“研究”,相关结果超过43900条。其中,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有近3000家。

从成本角度来看,无论机构规模大小,暑期研学一般都很贵。比如四川大熊猫家园部研究生研习营参观,单人6天5晚费用高达9800元。即使你能在6月10日之前享受早鸟价格,你也需要8820元,这还不包括往返交通费。另一个前往甘肃河西走廊沿线城市的暑期研学旅行,7天6晚的原价为每人10380元,早鸟价格为每人9342元,这也不包括往返交通。

相比之下,暑期海外留学频频出现“天价团”。以某艺术培训学校提供的新加坡研究为例。6天5晚,每人费用为17800元,早鸟价格为17300元,不包括往返国际机票和护照费用。另一项为期12天的瑞士游学费用高达58800元人民币,不包括往返机票。

经验

快速看一眼,拍照,打卡,管理混乱,担心安全。

花很多钱,能得到高质量吗?去年暑假,林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6天5夜的北京游学团。考虑到孩子才上二年级,一参加群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于是她选择了加入群。“我觉得如果这个小组好的话,我可以让我的孩子在寒暑假独立参与。”

旅行期间,研究导师会将照片发给家长。“从照片上看,孩子们吃得很好,玩得很开心,个个面带微笑,热情洋溢。”但真实情况如何,只有群主的母亲林女士最清楚。

“所谓的研究导师都是刚毕业或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带娃带团的经验明显不足。景点的讲解远不如专业导游。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自己环顾四周的孩子。我没有给孩子戴耳机,我什么都听不到。”至于最期待的研究部分,林女士更加失望。“给孩子们发几张纸写作业算不算‘学习’?”

林女士发现学习小组中的景点安排不合理。“早上,郭波从9: 30到11: 15进入会场,下午1点离开。孩子们没时间看,老师也没解释。据说无法解释,但实际上可以做出专业解释。”当天下午2点,林女士跟随学习团来到故宫。“解释仍然很简单,而且声音很小。孩子在1米外都听不到。”

接下来,调研组先后去了天坛、圆明园、长城等景区,但每到一处都是走马观花。从林女士的观察来看,研究导师似乎更关心拍到的东西,而不是孩子们学到的东西。“去了一趟后,我发现游学团本质上是一个儿童旅游团,但因为‘游学’两个字,它有30%以上的溢价。”

在报了大宝在北京的暑期学习小组后,夏女士也感到不安全,但考虑到陪同价格太高,她预订了同一家酒店并陪同鲍尔。

“住宿的地方特别远。酒店在南五环外,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路上。行程也很满。第三天,我凌晨两点起床看升旗,然后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接着是科技馆和军博。这真的让这些孩子很痛苦。”更让夏女士担心的是管理混乱带来的安全隐患。

“孩子在酒店里有各种楼上楼下,甚至去酒店外的超市购物。我会在睡觉前查房,但没有人知道这些孩子在调查后会做什么。”在夏女士看来,如果研究在当地一个相对封闭的营地进行可能会更好。然而,如果你是在其他地方跟团旅行,你仍然应该仔细考虑。

狡猾的

花钱领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加入进来并提供相关资质。

“目前研学乱象层出不穷,与服务标准不统一、课程设计不到位、团队建设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赵辉指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分类仪式(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员这一新职业,但相关标准尚未出台。“社会上有一些机构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所谓的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证书。事实上,这些证书并没有得到国家的真正认可。”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发现不少机构推出了研学旅行导师的研学业务。其中一家机构发来了证书模板,上面显示的是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颁发的研学旅行导师(高级)证书。

“注册后会开设学习账户,课程为80%。开放7天后,您可以预约考试。考试后第二天就可以找到电子证书,考试后15天左右邮寄证书。”工作人员说:“我会在考试前给你一个题库。不要担心难度。我们的学生中什么都没有,我们也不会是第一个。”

考证的门槛是什么?对方说,你可以年满18周岁,从报名到领证可以申请980元。

在另一家机构,工作人员颁发的研学旅行指导员(高级)证书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大家基本都报了这个,还有其他版本。”

至于申请流程,工作人员表示只需要提供申请材料,开通账号刷课,参加线上考试,考前有题库,确保通过即可。“如果我们没有时间,我们会安排它,我们总共要1000元。我们会先交500元押金,然后补证。”

除了学习旅游导师的证书外,该在线平台还有一项专门提供旅行社相关资格的业务。

“我们的研究产品在国内外都能买到。“一家在线旅行社的业务员发来微信聊天截图,称“这是我们的合作客户。她在教培行业,利用自己的资源做研学旅行,暑期业绩超过100万。”

具体怎么合作?业务员说:“我们是加盟项目。如果您一次性支付19800元的服务费,我们将授权您旅行,使您可以合法从事旅游行业。如果你自己申请这个资格,你需要支付20万的质量保证金,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如果你和我们合作,你就不需要这笔钱了,也不会因为非法经营而被罚款。”

加入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对方说:“只要交钱,公司会亲自和你签订合作协议。签约后,可以用我们旅行社的资质做调研。”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经营许可证。旅行社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用于旅游者权益损害赔偿和旅游者人身安全受到危险时垫付的紧急救助费用。

原标题:调查|发几张纸写作业算不算学习?研究热情的背后有很多乱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宗媛媛

标签:

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