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晒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聪明的妈妈绝对不会在朋友圈晒孩子这五样东西_资料_家长_照片

母婴育儿 2024-05-28 浏览(618) 评论(0)
- N +

以前很爱逛朋友圈,一天开好几次,特别关注身边朋友的动态。但现在对朋友圈没什么感觉,也没几天看一次,只是因为大多是微信生意,其次才是晒太阳。

自从升级为人父母后,总有一个窗口可以宣泄自己爆棚的快乐,于是在朋友圈晒太阳成了日常标配。这是养宝宝最大的乐趣。不然生孩子有什么意义?

当然,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值得记录的瞬间,比如:

宝宝第一次见面,第一次笑,第一次叫爸妈,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进花园...孩子的每一次成长进步,我们都希望能保存下来,分享给亲朋好友!

很多家长喜欢晒太阳,这无可厚非,但我发现有些妈妈晒太阳不仅是为了宝宝日常的吃喝玩乐,还会经常开仓暴露自己和孩子的活动。这不就是因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知道你和你的孩子在哪里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类信息:

一位李先生被微信里的“潜水好友”骗了。李先生日常朋友圈的一个晒豪车、豪宅、孩子的朋友,分析获取孩子的具体信息,写恐吓信,威胁李先生拿170万元“消灾”。

一名不法分子根据某宝妈的朋友圈日常信息锁定了孩子的姓名和学校地址。然后把孩子的照片打印出来,冒充孩子的叔叔,直接去学校接孩子放学。幸好学校保安够机警,才没有让坏人得逞!

其他社交平台也有风险!一位宝妈想把女儿闲置的衣服在一条鱼上卖掉,拍几张她穿着这些衣服的生活照。没想到,她招来一个色狼,威胁要绑架女儿,通过买货退货的方式得到了女儿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

展开全文

一堂又一堂的课不禁让人出一身冷汗!然而,这些事件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放松警惕,让不法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得逞,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当然,我们不是说连朋友圈都不能发,而是作为一个理性的家长,我们绝对不会在朋友圈晒孩子的这五样东西!

不晒财富和收入

俗话说“富贵不外露”,在朋友圈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的一些财务信息,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像上面的李先生,要不是经常出现在朋友圈的“豪车、豪宅、孩子”这三个要素,也不会引来绑匪。

即使没有绑匪,也很容易让朋友认为你在炫耀,引起别人的反感。当然也可能有人来借钱,或者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钱上,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受不了自己的贫穷,会铤而走险去找一条“捷径”。一旦遇到,可能是孩子和整个家庭的灾难!

不晒带有孩子名字的照片

经常看到一些家长晒着宝宝,不经意间把有孩子名字的书画作品、书籍、证书、书包、杯子、衣服拍下来放在朋友圈。

不夸张的说,因为你的一个无心之举,全网都可以通过特定的渠道得到你孩子的名字或者相关信息。所以有一天在街上,一个陌生人叫出你孩子的全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骗子越来越高。只要有心,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得到孩子的真实信息。即使不是朋友,通过陌生人查看朋友圈、搜索附近的人,也能成功筛选定位目标。

不晒孩子的固定行程

大多数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比如每天放学,去哪个学校,经过哪个路口,晚饭后去哪个公园散步,周末去哪个机构上兴趣班等等。

公开孩子的行程会暴露他们的日常活动模式,包括固定的行走路线、学校、家庭住址、课外活动等关键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会大大增加孩子被拐卖或跟踪的风险!

所以像这种朋友圈,不要再发了!尤其是固定出行+定位,最容易“引狼入室”!坏人很容易掌握孩子的行程,作案也是轻而易举!

不晒涉及孩子的隐私照片

不时看到父母给宝宝晒太阳,蹲着,不穿衣服,洗澡,不小心尿出来的照片。在你自己眼里,你可能觉得你家宝宝超级可爱,可爱!况且这么小的娃娃什么都不知道,谈什么隐私!

但是你可能没有想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专门收集这样的照片,进行编码,或者做一些拼接处理,一看就会产生非常不好的联想!

更何况,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和羞耻。就算小时候不懂,长大了可能也会很介意。所以,孩子的隐私应该从小就被保护和尊重!

不晒孩子的糗事和短板

比如有的家长在朋友圈告诉孩子,孩子尿裤子了,作业不认真了,学习不聪明了,考试倒数了。这种公开的批评无疑会一点一点抹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可能家长会觉得孩子看不出来或者根本不懂。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完美的,但是自己的糗事或者缺点被公之于众,大家反而会觉得不舒服。更何况有些尴尬的事情可能会让孩子记住一辈子!

互联网的力量太可怕了。它可以一夜之间孵化出上千万的网络名人,但也很容易让人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把孩子的趣闻放到网上,可能会招来一些恶意的嘲讽,被大家诟病,甚至被网络曝光!

结语

所以说,晒娃有风险,家长须谨慎!尤其是那些有着强烈分享和表达欲望的妈妈们,千万要hold住啊!别轻易在朋友圈晒孩子的这5样东西,否则你心中无限的柔软,可能会成为一把伤害孩子的双刃剑!

标签: